剑道在中国

分享到:
点击次数:851 更新时间:2022年12月08日16:59:53 打印此页 关闭


剑道在中国


作者:东莞一心剑道馆 李伯璋 2022年12月8日

引用或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剑道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籍《吴越春秋》,其中记录了一位中国春秋时期女性剑术家的故事“越有处女,出于南林,越王勾践)乃使使聘之,问以剑就之术越女对剑道进行了深入的阐释,她以《易》、《老子》及《孙子兵法》之战理论剑,从理论到技术、战术及心理等到方面论述击剑要领,阐明了剑艺中动与静、快与慢。攻与防、虚与实、强与弱、先与后、内与外、逆与顺、呼与吸、形与神等说辩证关系,论述了内动外静、后发先至、全神贯注、迅速多变、出敌不意等剑道的根本原则。从考古证据来看,越女当时使用的应该是青铜剑。

进入汉代,中国已开始普及铁质长剑和环首长刀。在东汉之后的三国时期,曹魏皇帝曹丕也是剑道高手,他在《典论》中自述了与奋威将军邓展的一次论剑。邓展,荆州南阳人,是文武两道的剑道高手,建安中为奋威将军,封高乐乡侯。据《三国志》记载,邓展将军文能为《汉书》作注,武能“空手入白刃”,可是,在与曹丕的比剑中却落败。

曹丕《典论·自叙》中提到,一日与邓展、刘勋(淮南军阀,被孙策击败后降曹)等人喝酒,借着酒劲论剑。曹丕提到,当时洛阳附近已经是剑道名家林立,自己师从名家史阿,认为邓展对剑道的理解不够深刻。邓展似乎是一个急性子,不愿意坐而论道,提出要和曹丕比试实战。当时大家正在吃甘蔗,于是曹丕和邓展用长甘蔗作为剑,进行多次交锋。曹丕三次击中邓展手臂,邓展要求再来。曹丕提出自己的剑术是以快为主,不好进攻面门,所以针对手臂。可能是当时邓展上头了,说一些"打手算什么本事,有种朝头上招呼"之类的话。于是邓展和曹丕再次比试。曹丕假装深入进攻邓展,邓展打算抓住这个破绽,结果曹丕改变步法,正中邓展的额头。

从曹丕的论述中,抛掉其自吹自擂以及邓展可能有意相让的成分,仍然可以看出以下几点。第一:至东汉末年,天下已是剑道流派林立,各流派间有各自的特色;第二:当时除了有形而下的剑术部分,还有各成体系的形而上的理论和哲学思想;第三:当时斩击的主要身体部位与现代剑道的面、小手相同;第四:曹丕已经将与现代剑道相同的先攻(SEME)而后斩击的过程描述得十分清楚。

隋唐时期,自汉以来的双手刀法、剑法通过遣隋使和遣唐使传入朝鲜半岛,而后传入日本。在古日语中,剑术也被称为“唐刀打”、“唐刀术”。中国青铜剑,发展成长剑、环首刀,再发展成以唐刀为代表的直刃长刀。从考古证据来看,从环首刀开始,就不断有中国刀剑传入日本,最早可追溯到邪马台时期。仅传入刀剑,而不传入使用技术,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认为,汉唐时期的双手刀法(剑法)传入日本之后,为日本刀法提供了形而下的兵器基本形制和作战技术;同时,中国儒家和禅宗思想的传入,为日后的剑道提供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体系。最终,这两者在日本集大成,诞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现代剑道。

 剑道传入日本之后的发展,在汤野正宪先生的文章中介绍得十分完善了,本文算作一点点补充。

(汤野正宪:《剑道的历史》)

 最先开展现代体育剑道教学的是中国台湾地区。自2000年前后开始逐渐在中国大陆地区兴起。目前,国际剑道联盟在中国大陆地区认可的唯一代表是CKOU®️。鉴于CKOU®️的官网正在改版,此处不再多叙,等改版完善之后,再逐步补充后面的内容。(未完待续)

上一条:东莞一心剑道馆简介 下一条:东莞一心剑道馆师承谱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