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植田史生,吉田泰將-慶應大學,日本
簡介
在你日常的練習中,你應該要用什麼角度舉起你的竹劍,又應該從什麼位置揮下來?在平成10年,第31屆日本武道論壇,提出了兩份研究:“擺振的變化 - 舉劍時劍尖的頂點位置所引起的特定變化 - 會導致劍道教學方法的變異”和“劍道的擺振教學方法 - 空揮時在不同的位置停住劍尖, 手臂的動作變化。
這是個以植田史生教授(教士7段)和助理教授吉田泰將(7段)為中心的研究團隊,兩位教授都來自慶應義塾大學。這兩個研究人員,長期以來都是做有關擺振的研究,並持續用科學的方法找出最有效率的擺振方式。在這裡,他們解釋在實際使用上,擺振是有效率的。
對曖昧的教學方法提出質疑
植田
我身為慶應義塾大學劍道俱樂部的教練,每年都會看到這個問題,當成員從全國各地聚集在一起,這個問題就會發生。雖然我們以擺振為範例來指導,而這應該是每個學生都被教導過的東西,但事實上,根據他們來自不同的地區,擺振動作也有非常大的差異。我覺得,為了能夠指導所有的人,有必要開始教他們何謂正確的擺振。在慶應義塾大學,有許多學生在高中生涯裡並沒有在比賽中取得優秀的成績,事實上,有許多學生可以說只是初學者(這是比較相對的說法!)。我想,讓他們精通正確的基礎是最好的,這樣他們可以在這4年裡提升他們的技術水平。舉起竹劍然後互相打擊是沒有對手就不能做的練習,但擺振是你可以自行練習的東西。我覺得構型與擺振是劍道的重要因素。近來,我們有重訓器材,所以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做力量的訓練,但在過去,他們沒有這樣的東西。擺振很有可能就是那時的力量訓練。
在每年日本武道論壇,都會提出一個研究課題。在平成10年,當時場地辦在慶應義塾大學,我們擔任主持的角色。當我們在想該提出什麼研究課題時,我們靈光一閃想到要提出有關擺振的東西。我深入研究下揮時該停止在什麼位置,而吉田老師研究上揮時該用什麼角度。
吉田
我第一次注意到指導方式“往後揮動竹劍直到碰到你的臀部”和“往上揮動竹劍到45度”。
植田
談到'45度'的方式,我們有些擔心,一個人是否可以辨別竹劍在什麼角度,因為它是在身體後面不能看到的位置。我們在想是否真的有必要規定竹劍應擺回到某個角度,以及如果只教自然流動、無指定角度的後擺運動是否可行。我們也懷疑,是否有一個最理想的下揮停止位置。談到擺振的概念,常會教導將右拳停止在右肩膀的高度。然而,在做擺振時我們常被提醒要將劍尖停止在對手頭部的高度。如果你將你的右拳停在你右肩膀的高度,劍尖將會停滯在一個相當高的位置。我的研究方向是試圖從剛才哪些擺振的方式中找出何種下揮竹劍的方法是最有效率的。
目前就我所知,擺振的方法中 “ 揮動竹劍直到觸及臀部”,所謂的“jogeburi(伸展擺振)”是一種用於指導兒童的擺振。如果你只告訴孩子們直直地揮劍,這樣的說法是很難讓他們明白的。透過讓他們對齊竹劍與尾骨,你可以教他們正直的竹劍路徑。
事實上,擺振在全日本劍道聯盟的“幼兒指導要點”中只有兩種, “ jogeburi(伸展擺振)”和“sayufuri(素振)”。直直地揮劍在一個假想的對手,稱之為“shomen打擊”。換句話說,可以看出其實這不是擺振,而是在學會打擊階段的一些過渡步驟。儘管事實上shomen打擊本身就是在執行擺振的動作,但它並不作為一個術語存在。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用“空氣shomen擺振”來稱呼它。
吉田
看起來“shomen打擊”有可能不是擺振,而是在剛穿上護具的階段,實際操作打擊的動作。在中野八十二所著的“圖示劍道詞典”中有所謂的“進退面打擊擺振”,我們可以很安全地認定這就是shomen擺振。
植田
劍道的擺振和基本技術在戰爭結束後就被標準化,大約從昭和30年代後半期至昭和40年代。當時的核心人物是中野八十二老師。由於中野老師推出“圖示劍道詞典”,其內容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戰後教學方法的基礎。
吉田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從那個時間點往回推,我們可以找到高野佐三郎老師的“劍道”。“ 劍道”這本著作是一個起點。因此,許多之後的教學書籍,其構成都是以“劍道”為範本,而且有很多的書籍幾乎都使用與 “劍道”相同的用詞。
植田
目前,我們幾乎從任何可能的觀點來研究劍道,但令人驚訝的是,幾乎沒有任何有關擺振的研究或是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