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式 面拔擊面
打太刀(上位、攻方)雙手左上段 – 仕太刀(下位、守方)雙手右上段
一、 攻方舉雙手左上段,左腳向前。守方舉雙手右上段,右腳向前。
二、 雙方同時向前三步,在正確的距離出現時,攻方邁出右腳擊面。
三、 守方左足稍退促使身體自然向後,將雙手拉至更後方,越過攻方的劍尖,邁出右足,以充份的氣勢打擊正面。此時攻方因被守方躲避攻擊,會因進擊面落空而失去正常體勢而前傾。
四、 守方壓下劍尖,斬切攻方前額,在劍尖達至攻方眉間時,邁出左足,雙手舉劍呈左上段,表示殘心。
五、 攻方回至下段,守方收回左足而雙方同時回至中段。
劍理的陳述:距離
劍道形看的不是劍技,而著重在劍理。從劍道形第一式:上段對上段,就可以揣摩攻防的意涵。在第一式中,所表現的並非上段對打的技巧(わざ),而是揣測距離(間合)的方法。
一般在教導距離的掌控時,依據中段劍尖的交錯位置,會有遠、近,以及一足一刀之距離的分別。但是一但劍尖沒有在中段交錯時,反而會容易失去距離感。所以在第一式中,會因雙方持起上段,而正確地揣摩上位攻方與下位守方間的距離。
此時上位的指導者攻方採左上段,而守方僅使用如中段舉劍般的右上段姿勢,是以守方可以以擊面姿勢,在動態間掌握正確的距離。且右上段具有接招的功能,這也是何以雙方的上段架構有所不同的原因。所以,守方必須好好思考距離和情況,即使劍尖不交錯也能抓到正確的距離。
如果守方能夠確實掌握間距,當看準時機出劍時,便能夠在最佳的位置擊中攻方的前額。當攻方攻入時,守方退半步後以送足做出最大揮面距離,其劍尖剛好斬切攻方的額前,而攻方因為體態崩潰,身體前傾。此時,守方僅僅偏離攻方已失勢的劍尖,並且產生「敵遠我近」的巧妙間距。因此,劍道形第一式在劍理上主要陳述乃距離的奧妙。
心法與意涵
至於第一式的心法,乃架構於「斷敵之命」,雙方乃各執「正義」而戰。不論這個正義是為了道德倫理,或是捍衛私產,其出發點都在保有自我與意念。在掌握間距的背後,其實是表示了對戰需具備知己知彼的基礎,是故可藉此習得「先先之先」的意涵。
守方在第一式的過程中,要先取得正確的距離,看破對方攻擊的心態(左上段時手部位於前方呈誘敵之姿),並在攻方攻入時,改變距離的情況而在一放一收間,再抓得時機立即反撲、瞬間斬切攻方,取得勝利。
在斬切後,守方會往前一步,切入攻方顏面並做出一個舉劍的動作,這個動作就是所謂的「殘心」。因為敵人被斬切頭顱後,不一定會馬上絕命,可能還有呼吸並會反擊,所以守方再次升起劍尖,等於是表明了尚未放鬆、帶有畏懼、不疏忽大意的預備心。
至於這個切入顏面的動作,在第一式的形上面,僅僅壓下一點劍尖。實際上的意涵,卻是希望將攻方徹底絕命。
攻方已死,沒有殘心,在守方做斬切與表現出殘心的時候,僅僅回到下段姿勢而已。
井上範士說明這個「正」,並不只代表了勝利而已:「縱使為了正義而戰鬥,人們認為殺人就是壞事。如果為了申張正義,不得不犯下殺人的舉動,也需因此感到懺悔。所以守方在最後舉起上段時,同時也表現著懺悔與為自己所奪性命祈禱的心情。」正因這樣的「懺悔」的心,會衍生出第二式的「仁」的理念。
第二式 手拔擊手
打太刀(上位、攻方)中段 – 仕太刀(下位、守方)中段
一、上位攻方與下位守方皆為中段,皆以右腳始動前進。
二、雙方前進至兩劍相交時,攻方取時機打擊守方手部。
三、守方以左後開足,落低劍尖,在攻方的劍下以半圓的弧度劃開後,大步邁出右腳攻擊攻方右手。
四、守方不可將劍尖壓於攻方面前、亦不表現明顯殘心。
五、守方開右足,雙方回至中段。
劍理的陳述:中心線
在劍道形第二式中,以中段對峙時,攻方攻擊守方手部,守方以左後開足再前進擊打攻方手部。
然而,一般在打擊對手手部時,攻方會稍往對手的右足切入,用意為避開對方的劍鍔以打擊手部。在第二式中,攻方卻是直直地攻入,延著守方的劍身切進去(所以守方劍鍔的保護作用變得很明顯)。考慮到鍔的因素,會發現攻方不一定在做一個全然的「攻擊手部」的動作。
攻方所斬切者乃「中心線」也。所謂的「中心線」,包含了自己的位置、面對的方向、與對手間的距離…等等。以對手全身的體態作為基準,並在兩人間產生敵我之感。配合的間距,「中心線」即為劍道形第二式欲呈現的劍理。
攻上乃上位,以手部為目標進行的攻擊,乃在表現出自己中心線的攻擊,下位的守方以最小的左後開足,離開此一中心線,再憑藉著自己的中心線加以反擊。這一式的「攻」,不在於是否能成功擊中手部,而是是否掌握的中心線的改變。
跟「間距」差別最大的在於,中心線表現出敵我間左右位置的概念。守方脫離攻方的中心線,並重置中心攻擊,這就是本式攻防上的重點。
心法與意涵
劍道形第二式,中段為「仁」的象徵。所謂的「仁」,乃將心比心、慈悲為懷的仁愛之心也。比較第一式重視絕對勝利的主張來說,第二式更加重視與對方的互動,並顯現攻防一致的作為。
將避免戰鬥的仁心,表現在外。僅切斷敵人的手腕,而不給予奪命的一擊,僅僅取勝而已。
然而避免戰鬥,並非只守不攻或是逃跑。即使保持著平靜的姿態,依然注視著敵人的舉動,一但發生事端,則先機立斷、擊破敵人,而有「先先之先」的氣度。所以,也可以很容易理解中段如鴨子划水的意思。
身為上位的攻方,要斟酌守方的中段,看準時機切破之。
守方以左後開足,再向前打擊。如同第一式一樣,雙方是以正面交戰,且即使力量不如對手,也能夠獲得勝利。第二式的守方因避開的攻方的中心線,建立了自己的中心,在這一個時刻下可以取得壓倒般的勝利。
在武術中堪稱基本,就是以身體取得優勢。當體勢佔於上風時,心力亦會有餘裕。在第一式中,以向蒼天祈求的懺悔之心,在第二式已轉化為將心的餘裕以「慈悲為懷」展現出來的「仁心」。
井上範士認為第一式為「戰勝之方」,而第二式即表達了「以劍技通向劍理」的方向。從戰勝的策略至戰勝的劍道,第三式將會更加闡明「道」的部份。
第三式 刺擊後反刺
打太刀(上位、攻方)下段 – 仕太刀(下位、守方)下段
"攻方"和"守方"均保持采用"下段姿势",从右脚开始踏出,向前跨进三步,进入适当的距离内对峙着,交接时似无意识的上提成为中段姿势,在此一瞬间, "攻方"喊"呀"!刺击、直入"守方"的心窝。"守方"由左脚后退一大步、闪开身体,同时,把对方的刀身轻轻地往左边拔开,向前逼进一步,喊"拓",反剌 "攻方"的心窝。
此时,"攻方"要将右脚向后退,同时把刀从"守方"的刀下方拔开,然后,双方稍稍地伸直,把对方的刀,向右侧压住。"守方"则一边踏出左脚,一边把对方的刀向右压住。
"攻方"再度地退后左脚,同时把刀从下方反拔过来,将"守方"的刀,向左压住,"守方"再度地踏出右脚,以自己的刀,压住对方的刀,此时,"攻方"遭瓦解攻势后,做出解除攻击的姿势,向后退二至三步。
"守方"立刻趁机由左脚,向前踏进二至三步,把刀尖对准"攻方"的脸部中心,表示残心,给予警告。再稍微后退,变成对峙的中段姿势。接着,两人都回到[中**央]部位,解除姿势,(退后五步)回复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
劍理的陳述:搶中心線、攻
在開始講解第三式前,就不能不提到居合道中的小常識…「水月」。「水月」一詞在日本武術中,代表了人體的胸口或是胃部,而劍道形中即採用前者的意義,表示胸口的要害,更明確地說來,即為「鳩尾」,乃胸口近橫膈膜處。胸口被強勁地攻擊時,會因衝擊而無法呼吸,中止呼吸是攻擊此處的要點。
在劍道形第三式中,攻方向守方「水月」刺擊,守方如引誘攻方一般,將左手收進懷中,但劍尖保持在中心線上,再深深向前刺回。在劍理的闡述上,本式在中心線的爭奪上,表達了出「進攻」的模式。
教導劍道時,中心線被視為最重要的一部份,在一足一刀的距離,雙方的劍尖相互橫向壓制以取得中心。但在第三式中,守方在攻方刺擊的時候,先以劍尖偏左並押住對方的劍,再讓劍尖回到中心直直攻入。這個動作一開始時,守方並沒有佔據住中心線的位置,而是爾後才再由中心線不斷攻入。
去〝取得〞這個中心線的攻防,就是劍道形第三式的基本原則。
不論是間距、中心線、搶中心線,都是劍道基礎中最重要的部份。加上上段的構形與刺擊等技法,可以幫助初學者習得良好的動作。
心法與意涵
劍道形第三式持下段,是「勇敢」的象徵。
所謂的「勇敢」,意指身體有充沛的精力,什麼事情也不會有所畏懼,而有顆堅強的心。然若只是蠻勇外顯,雖表現強悍,卻容易淪為無謀之勇。真正的勇敢為「大勇」,不會被任何的事物動搖心神,凡事能沉著應對,乃「不動心」也。
我們常認為下段的構形似有若無,無法判定是否有戰意,也無法揣測勝負。正因其不被意念所拘束,反而成為「無心之構」,或是「自然之姿」。這種安寧應對、不驚慌搶奪的「無心」之心,表現出的就是不被動搖的「不動心」,不動心並非僵止的「止心」,而是將對手的一舉一動正確補捉,無時不刻觀察形勢的變化。
當雙方以下段前進,慢慢升起劍尖至接觸時,攻方應測試守方的「不動之心」,稍稍提高劍尖,發現守方並沒有出現動搖的狀態,則瞬間做出擊刺以殺其不動之心。
(請注意,攻守間因模擬反應的進退,兩者之間必有時間差,守方的動作會出現宛如慢了一點的表現。但是慢了一點也還是守方得勝,因為沒有人被殺了以後還可以做殺人的呀!不過也不要慢太多,要宛如〝如影隨行〞。)
這時,守方不只沒有受到動搖,而改變距離、以退為進,一邊守護著自己的中心線,再刺回攻方。
原先想要攻擊對手的攻方,反被逼迫回來,以自然的體勢一邊左右勉強阻擋守方的反刺,一邊後退。但守方不為所動,持續攻擊並切入攻方的中心。
最後,守方將劍尖抵至攻方的臉中心,表示出攻方已經完全地戰敗。這一完美而顯著的勝利,並沒有傷害到攻守任何一方的身體。也因此,不同於第一式的面部攻擊與第二技的手部攻擊,劍道形第三式並非比賽技法,在現代劍道比賽規則並無法得分。
井上範士將此式視為劍道中,體育競賽與武道的分界線。劍道形第三式的練習中,已由劍技演進為「道」。
有趣的是,以一般國際運動賽事的標準來看,或許致對方於死的第一式應強過第二式,然後又強過完全不會受傷的第三式。但從武道的觀點來看,不需致對方於死地便能得勝的第三式,反而優於必須傷害對手來取勝的前二式。武道與競賽的差異和心態的判斷,不論我們是否要推行劍道進入奧林匹克競賽項目,都屬於難以解析的部份。
目標在於得勝,而不傷害敵手,與「活人劍」的概念產生的呼應。然日本刀是殺人的武器,並非單純的防身術,在修行的盡頭,卻從「捨己身」進入到保護敵人身體的思維,值得多加玩味。
第四式 面拔擊右面
打太刀(上位、攻方)八相 – 仕太刀(下位、守方)脇腰
一、 攻方持八相,守方持脇腰,相互前進三步。
二、 抵達適當的距離時,攻方觀察著守方,雙方變化為左上段後,相互大大邁出右腳擊面。但因為兩刀交鋒,所以不分勝負。(左上段為:可以從兩腕中間看見對方的高度。)
三、 雙方刀身相交、不分勝負時,以對等的氣度展開,成為中段。此時若距離過近,由攻方調整距離。
四、 攻方將劍尖稍稍轉向守方之左面後,右足推進,雙手刺向守方的右肺位置。刺擊的時候,劍尖以刀身的左側壓入,由於守方會做出反擋的動作,攻方上身變得稍微前頃,劍尖低於水平。
五、 在攻方刺入的時候,守方左足往左前,右足後移,並同時以大動作返擊面部。返擊面部的舉劍需讓劍尖到後上方,在一拍子內完成。
六、 雙方一邊表達著殘心,一邊回到中段。
劍道形第四式,在經過前三式「間距」、「中心線」、「搶中心線」後,以互擊面的練習表現出技之形。此式陰陽雙構互攻,守方為「後之先」的代表。
與現代劍道慣常練習的技法來看,本式除了有左腳開足的動作外,最明顯的就是構形的差異。
攻方持八相,守方持脇構,相互接近。此時,雙方都不清楚對手的劍長,保持著警戒的態度小心靠近,然後較遠的間距時雙方擊面,劍在兩者頭上相交。
但是,縱使不明白對手的劍長,也應該瞭解自己劍的長度,不應該在過遠的間隔就予以出劍,不只浪費力氣,也造成危險的處境。尤其當對方的劍若是比自己的長時,等於進到對手的攻擊範圍內。
因此,正確的第四式動作中,攻方應該一足一刀的間距向守方擊面,務必做到朝向守方眉間的確實打擊。守方對於攻方的擊面,不但維持著自己的體勢,更靈活掌握自己的距離,開左足,刀身通過自己的中心線,反擊攻方的面部。唯初學者需考量安全因素,在揣摩捨身的打擊時,也應採取適當的距離。
當雙方的劍在空中相交時,雙方一邊拉開,一邊以刀身相互爭奪中心線。此時若是距離過近,攻方一邊回到中段重新衡量距離,注意呼吸的節奏。
第四式的守方,接下來會表現出取中心線的做法,並不會因為攻方的攻擊而被壓抑,反而轉、壓、擦攻方的刀身。由於守方可以抓住返擊的瞬間,才使得攻方失勢而戰敗。
構形的介紹
【八相】
舉起雙手左上段後,將右拳降下至右肩的位置,左拳約在中心線上,鍔與口同高,與口相距約一個拳頭寬。將前述動作結合,即為在中段時,將刀以雙手舉起,越過左上段的位置後架起。
此時刀刃朝向對手,刀身傾斜約45度。 右足略開。
【脇構】
將右腳收到後方,只剩下左半身朝前。刀身藏於右半身,劍尖朝後,比下段的位置再低一點點,刀刃偏右下方。綜合前述動作,架起脇構時,務必自中段大動作架起,刀身不讓對方看見。
左拳的位置約在肚臍右下方,左腕不彎曲。 雙腳稍微外八.
第五式 面擦擊面
打太刀(上位、攻方)左上段 – 仕太刀(下位、守方)中段
一、 攻方持左上段,守方持中段(平青眼)。
二、 相互前進至適當距離時,攻方見機打面,守方左足稍退,格擋後邁出右足返擊攻方面部。
三、 守方返擊面部後,像彈開般收回右腳,舉起左上段以表現殘心。
四、 雙方回到中段,向攻方方向同時並進三小步,解劍。
擦(摺上),請注意擦擊位置。
舉劍返擊(攻方為動態,注意距離)
在劍道形第四式後,已開始呈現出具體的劍技與練習的方法,以做為學習的策略與目標。劍道形第五式乃在第四式「掌握機會」的「互擊面→返技」後,進階為「佔領優勢」的應對技「擦擊面」的練習。
擦擊,除了包含返擊技中利用對手崩潰的體態擊敗之,更加以阻止對手再度的連擊。不論是返擊或擦擊,知瞭刀身的「鎬」是非常重要的部份。什麼是鎬?初學者可以刀身試想之,有段者請詳查日本刀結構。
由劍道形可以發現,應對技並非單純的等待,一開始的姿態便需取勝。但是初學者容易在習得時機的掌握前,就先接觸了技法的動作,所以常出現面對 高段 老師也不積極進攻,或是身體出現逃跑意識的心態和動作。為了避免不當的動作,養成良好的習慣特別重要。就算是拉到比賽劍道的層面,能使出高超的應對技常是克敵致勝的關鍵(特別推薦胴技、刺擊百選)。
所以,在有段者的修鍊中,時時需仰賴師長的指導與嚴格的規範,才不致於打出偏離正道的劍。
第六式 手擦擊手
打太刀(上位、攻方)中段 – 仕太刀(下位、守方)下段
一、 攻方持中段、守方持下段,前進至適當的距離。
二、 守方觀察時機,以氣勢攻入攻方的兩拳之間,因而慢慢將劍尖提高為中段。
三、 攻方揣測著守方的動作而刀尖略低,在雙方刀尖快要相交時,退右腳舉起左上段。
四、 此時,守方立刻跟進一步。攻方馬上退左足回到中段,並觀察時機打擊守方手部。
五、 守方開左足,劃出很小的半圓,以刀的右側擦開攻方的刀,邁出右腳攻擊攻方的手部。
六、 攻方退左足呈斜後位置,守方邁出左足,持左上段表現殘心。
七、 雙方從右足回到中段。
三殺法的表現
劍道形第六式,在第五式的「應對技」的展現後,進入到劍道最重要的「攻」的教導。當有良好的應對技能時,面對對手的攻擊便不再感到害怕而心有餘力。此時不只是要活用自己的劍去破壞對方攻擊的體勢,更加要破壞對方的構形與心態。
在第六式的開始,攻方持中段、守方持下段。在劍道形中,以攻方為始動者,但第六式卻讓守方開始降低劍尖而成下段,為什麼呢?乃因中段為陰之構,所以守方才採取性屬陽的下段應對之。且大日本武德會制定之劍道形第六式中,攻方乃持「睛眼」,揣摩其位置可察覺,刀尖仍有提高。這個動作可追本溯源得知原因。
在雙方刀尖快要相觸時,守方從下段提高攻擊的氣勢而不斷逼入,使得攻方無法制止成功,而產生上段的動作,表現出已受動搖的心境。而且,即使攻方已舉起上段,守方仍不放過他,像流水般一口氣補進,使得攻方上段的攻擊能力完全被封鎖住。
攻方先輸了「氣勢」,然後又輸了「技能」,於是一邊降為中段,一邊引誘守方。如果這時守方躁進跳面,必然失去手部。但是守方以冷靜沉著的應對,使其在對手進攻時,藉由擦技而反攻對手的手部。
此即為「殺其氣」、「殺其技」,最後「殺其劍」而得勝的「三殺法」也。
其實在利用擦技來進行反擊,不一定侷限在手部。這種「第二次攻擊」前,會因第一次攻擊結束而節奏稍微暫緩,這個轉變的地方便是制壓對手的劍的良機。在全日本劍道選手權中,宮崎正裕的面就有如此變化,掌握驚人的良機是讓對手無法招架的重點所在。所以一邊壓、擦對手的劍,這種殺劍的技法,在猛烈的逼攻中是不可或缺的部份。
第六式中,守方打的kote不像第二式一樣做很大的斬切,僅僅以制止為目的輕輕地傷害對手。攻方尚未屈服,退左後方後還欲整理體勢打算嘗試反擊。因此,守方抓住了中心線,追上守方,掌握攻擊的距離,以上段表示出不允許反擊的意念。
持有對「先」的概念,留意持續進攻的重要性。即便敵人只受了輕傷,也能以「活人劍」之姿,得到勝利。
第七式 面拔擊胴
打太刀(上位、攻方)中段 – 仕太刀(下位、守方)中段
面拔击腹(MEN-NUKI-DO)
"攻方"和"守方"两个人,均保持对峙的中段姿势,并且两者均从右脚开始起动,向前跨进三大步,进入中段距离的范围内。"攻方"经过深呼吸后,立刻刺向"守方"的胸膛,"守方"也伸直双手,反刺"攻方"的胸膛,随即,双方均恢复到中段的姿势。
"攻方"把左脚向前踏出,同时举刀右脚再跟进,喊"呀"!由上方用力地攻击"守方"的正面部。"守方"即将右脚向右斜前方展开,左脚跟前,双眼注视"攻 方",趁其举刀向上时,喊"拓"!还击对方的右腹部,并顺势将刀拉到右侧,半跪右膝盖,持肋腰姿势,表示残心警告之意。
"攻方"伸臂举刀转身面向"守方",将刀下移成中段姿势,"守方"也将刀高举,以右膝盖为轴,转向"攻方"正面,两方中段交剑,"守方"以充分之气势,将跪地之右足向前踏进一步起立。回复原为站立之中段姿势。
最后,两人均从右脚开始,退回到自己原来拔刀时的位置上,彼此挺起胸膛而蹲下收刀。然后,由左脚开始向后退五步,回到原来的位置,敬礼,退出道场。
逼攻
在「三殺法」的應用後,劍道形第七式展現了更高的技能:「逼攻」。
在第七式中,攻方為兩段式的進攻,第一次進攻中,攻方攻入守方的中心線,如果守方沒有反應,已可達到順利擊面的位置。但守方採取了「劍前體後」的姿勢,使其跳脫攻方的打擊距離。其後,讓劍尖稍有偏高,是守方成功引誘攻方擊面的重要動作。
而守方積極應對的心,是成功阻止攻方逼攻的重點。動作上將劍提前去阻擋,實則一邊防守,一邊準備反攻,也就是「懸待一致」的實行。成功地引誘出攻方的擊面後,就可以以充份的餘裕打出漂亮的拔擊胴。
活殺自在
拔擊胴,因為手上的刀、成功的逼攻,使得自己的雙手,可以決定敵人的腰斬與否,是一種「活殺自在」、「生滅不二」的技法。簡單來說,你必須掌握了對方的生死,所以才會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講法。這並非意指真正的生、死,而講究著完全操控的能力。
攻方被擊胴後,並沒有失去生命,但也僅能回首一望,以殘存的精力感謝守方的不殺之恩,毫無反擊的能力。
誘敵、逼攻、操之在我、克敵而不取其性命,此為第七式完整的表現,也是大日本武德會制定劍道形第七式時,欲表現的意涵。